年紀不同,適合不一樣的運動內容

運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分類模式,分成有氧運動、重量運動、伸展及平衡運動三大類。
而針對於有氧運動的建議又分成「中強度」及「高強度」的有氧運動;三者的運動配置,對於整體身體狀況其實都會有所幫助。

而這三種運動分類中,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有氧運動:內容包含慢走、慢跑、健行、登山及球類運動等等。而這些運動內容在不一樣的年紀者,如果我們聚焦在對於睡眠的幫助上,對於睡眠的影響與幫助其實是不一樣的。

年紀輕者:中高強度有氧運動可能可以幫助睡眠

一篇來自日本的研究結果:
將「年紀輕」者與「年紀大」者,以60歲當作一個分野來進行區分;另外在根據他的生活以及運動內容,分類成「低度運動強度」、「中度運動強度」以及高度運動強度等三種分類。
「低度運動強度」包含走路、高爾夫球、桌球、家務等等;「中度運動強度」包含籃球、棒球及健行等等;而「高度運動強度」包含慢跑、單車、網球、游泳、登山運動。

倘若要把三者以科學化的數據來評估,以METs (代謝當量)來評估運動強度:
低度運動強度介於3-5 METs間;中度運動強度介於5-7 METs間;而高度運動強度則是大於7 METs間。

該研究顯示:對於年紀輕者,中度以及高度運動強度的運動模式,對於整體睡眠效率的提升可能是有幫助的;如同先前文章提及:運動消耗身體多餘體力的概念。增加疲勞感之後,可以幫助於整體睡眠品質以及睡眠深度。

年紀大者:低強度有氧運動可能可以幫助睡眠

而相同的概念轉移到年紀大者時,研究結果反倒有所不同。
先前在年紀輕者發現的相關性結果反而不存在,反倒是低強度有氧運動在年紀大者對於睡眠品質及效率的提升,保有相關性存在。
這樣的研究結果背後真正造成的原因,或許需要科學家更多的努力探索。

不過這樣的研究結果,或許可以幫助希望透過運動來處理睡眠問題的年長者,不會因為需要做到中度或者高度強度的有氧運動而卻步。
其實低度有氧運動在年長者身上的睡眠問題,可能就可以帶來一些正面的效應。

想睡好,從調整生活習慣與運動開始

睡眠問題對於醫師來說,也算是一種慢性病。
特別是那群已經因為失眠問題影響到白天工作表現,或者精神狀態的患者;而生活習慣的非藥物調整模式,其實才是處理這類慢性病的最關鍵所在。

現在以重視效率、希望立竿見影的生活模式,在處理失眠問題上,會讓安眠藥的使用變成第一選擇,但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地方。

而目前效果最多元、同時兼具增加睡眠效率、深度以及釋放工作壓力的效果:
運動,其實才是你的第一選擇。
讓我們一起帶著家人,開始運動吧!